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地质队
您当前的位置是: 208地质队 > 工作动态
防疫情、保生产,208地质队生产工作有条不紊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7日

11月10日以来,重庆爆发了一场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庆市地矿局208地质队高度重视,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分区下沉、精准服务,积极下沉防疫一线;另一方面统筹全队生产,居家办公、保稳项目,全力确保地质生产有条不紊。

11月21日,在新冠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208地质队迎来新的一周,让我们一起看看208地质队“防疫情、保生产”

最新情况吧……

地灾防治院:同疫情和雨水抢时间

21日,杨蓥川和刘芝红冒雨在巫山各乡镇滑坡隐患点警示牌上贴二维码。贴上二维码,再用手机扫一扫,确保能看到地灾点的基本信息和防灾减灾知识。从11月10日开始,杨蓥川和刘芝红就一直在忙活这件事,平均每天贴12张,到目前为止,一共贴了145张左右。

 

同样留守巫山县的还有巫山北西部片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调勘查和农村房屋周边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组人员。陈德龙表示,上周以来,巫山县迎来降雨天气,同时疫情防控形势也越发严峻,只要不下雨,大家就会正常开展野外调查,全力追赶进度,确保全年进度不受影响。 
 

地质遗迹院:城市静下来、项目不间断

蔡家化石修复中心留守了必要工作人员及化石技工,工作与生活全封闭在基地内,至21日已是第10天。今年,院里还有多个项目的化石修理、登记、复原装架任务,需要他们坚守岗位,确保化石修复中心工作正常进行。而他们的防疫及生活物资,则由院里统筹安排,目前一切进展顺利。

 

市古生物化石汇交登记工作需要在2个月时间内完成,总任务量却涉及上万块化石的登记、资料及成果编制。疫情使职工们被迫分散,但有效的组织又让大家“聚”到了一起,负责人线上指导,留守人员在蔡家现场登记,其余人员远程编制资料,大家齐心协力,保障疫情期间项目不间断。

 

 

黔江正阳恐龙化石项目部全体成员值守项目现场,并增设居家办公人员为项目成员,加快资料整理、室内分析、阶段成果编制等工作进度。项目人员表示,将力争年底前全面摸清化石资源情况,为黔江正阳新城区规划建设和后续化石保护研究工作提供资源基础和保障依据。

生态地质院:野外、居家两不误

11月20日,“重庆市1:5万隆昌幅、玄滩幅、立石幅、榕山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3名野外人员已到达江津区石蟆镇驻地。该项目是市级财政基础性地质调查,行政区划涉及荣昌、永川、江津等区县。目前项目组人员正在执行“三天两检”疫情防控措施,并趁机加快室内资料整理,预计于23日正式开展江津区的野外调查。

 三峡库区(重庆段)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果集成研究项目是院里的另一个重点工作,目前工作内容以室内研究为主,项目组5人根据各个成员的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细化到每个人具体工作内容和进度安排。截止目前,项目质量和进度均见到了成效。

 

除了项目工作,投标也是不能放松的重点。曹锐家住沙坪坝区,因疫情管控,跨区上班存在诸多不便,日常工作通过电话与同事沟通协调,此时他正在居家办公,加班加点编制投标文件。 
 

科室:排除困难,做好服务保障

11月20日和21日,队卫生所徐元祥和退休科吴小玲正在为免费发放口罩。疫情已持续一段时间,考虑到志愿者和居民们都可能存在口罩准备不足的情况,卫生所根据队党委指示,统一采购了一大批口罩,并面向志愿者和208基地家属区的退休老同志免费发放。据介绍,前期准备的2000多套口罩已快发放完毕,后续还会再增加1000套。

 

今年的职称评定也在有序开展着,208地质队今年有40余职工要参与职称评定。由于今年的职称评定开始时间滞后,留给职工准备的时间不多,又恰好赶上疫情防控和居家办公,材料准备、签字盖章、网上填报,每一步操作都成了难题。干部人事科的彭博这两天一直没有闲着,大家但凡遇到难题,他都会予以指导。



主办: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春兰三路1号 邮编:401121 电话:63023899

网站标识码:5000000060

备案号:渝ICP备19009368号-1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0130号

Copyright@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