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汛情就是动员令,险情就是冲锋号。危急时刻,总有一群身影挺身而出;紧要关头,总有一种颜色逆向前行。今年,重庆汛期降雨频繁,地质灾害风险高,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607地质队地灾驻守工程师在暴雨中迎难而上,不论年龄、不分岗位、不计得失,坚守一线、严阵以待,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同筑牢地灾防治安全防线。
李琴芬,607地质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地灾驻守工程师。作为一名女性地质工程师,她于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已辛勤工作21年,一直在一线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李琴芬同志勇担巴南区地灾驻守任务,为筑牢巴南区地质灾害防线不懈奋斗着……
恪尽职守 坚守地灾防治一线
尽专业之力,保百姓平安,李琴芬是地灾驻守的逆行者。
2023年5月中旬至8月初,受暴雨影响,巴南区作为全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之一,地灾驻守任务艰巨,李琴芬常往返于巴南区各乡镇、村落之间,及时查清地灾隐患特征,协助当地政府与自然资源局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调查、摸排工作。
“暴雨过后,路上泥泞难走,当时着急观察地灾隐患点的具体情况,没注意脚下,不小心摔倒了,还好那个地灾隐患点没有什么其他征兆,顺利完成了当日的巡查工作。”提起7月份的排查工作李琴芬记忆犹新,原本摔倒是常事,因摔伤而被家属背到单位上班实属少数情况。
摔倒时疼痛难忍,她咬牙坚持把剩下两个地灾隐患点排查后再处理伤口。即使医生再三叮嘱最好卧床休息,她却还是选择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第二天一大早便让家属背着她来单位处理巡查后的总结工作,一直持续到伤势好转。
同事们担心她的摔伤,都劝她在家休息两天,李琴芬却说:“驻守工作事关重大,一下雨我都睡不好觉,更何况我还是个党员,关键时刻怎能掉队,我不能休息,必须完成工作再说!”
作为巴南区驻守地质工程师,她深切明白身上的责任与担当,扎根野外,时刻留意天气情况,及时开展驻守乡镇的三查工作,24小时为全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统一调度做好准备,实现了驻守镇街的“零”伤亡,用汗水、担当守护一方百姓平安,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倾心奉献 积极投身地质事业
为山河把脉,为大地疗伤,李琴芬是地质工作的主力军。
她除了驻守工作,还参与了地环院多个滑坡调查设计项目和区域调查项目。为收集准确数据,李琴芬手握测量仪,上爬坡、下钻林,穿梭在湿滑泥泞的乡村小道上,全然不顾脚下的安危,只为提出高效排险降危设计方案、提供数据详细真实的地质调查资料。
“搞地质调查工作,必须坚持、细心,要走遍区域内所有地方。”李琴芬深知,从事区域调查工作,需要熟练掌握填图、工程地质测绘、技术路线和方法等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所以积极参与野外项目,学习老地质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谈及作为主力承担的区域调查项目,李琴芬表示:“渝中区、大渡口区、南岸区1:1万地质灾害详查调查,虽说在主城区,但边坡多、面积小、人群密集,只能凭借人力一点点调查记录,非常累人。”她不骄不躁,借助在秀山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独立完成的工作经验,遇见困难请教专家,专心研究图纸,仔细整理一手资料,圆满完成项目任务,野外验收获。经过该项目的锻炼,李琴芬迅速成长,由一个普通的地质技术员逐步成长为技术能手。
作为607地质队地环院技术组的楷模,她每天坚持最早来最晚走,项目承担周期内保持周末基本无休的状态,组内人员偶尔开小差她总能及时纠正。在老带新过程中,她不吝赐教,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现场研判地灾隐患情况,到分析隐患危害,再到绘制孕灾地质图,她带着年轻同事全程参与,并分享经验,帮助年轻同事破除思想坚冰,实现发展突围,快速成长成才。
21载,在职尽职,心无旁骛,正是这份纯粹的专一,正是这份虔诚的敬业,练就了李琴芬地质灾害应急项目勘查设计、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等水工环地质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全能本领,成为地灾驻守尖兵。青山不改凌云志,扎根山野逐梦行,她将继续发扬李四光精神、地质人“三光荣”精神,为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富裕、自身的未来,自觉肩负使命,发挥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作用,为重庆市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吕友贺 唐璨)
主办: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春兰三路1号 邮编:401121 电话:63023899
网站标识码:5000000060
Copyright@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