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这么大的烟?老乡在熏腊肉吗?熏腊肉应该不会有这么大烟吧?”136地质队高级工程师杜健坐在车里看向窗外皱眉说道,心中涌起了不好的预感。
12月15日下午5点左右,冬日寒意渐浓。136地质队技术人员杜健、陆松嵩和贺富杰一行3人结束了对綦江区东溪镇1:5万土地质量野外调查工作,正驱车返回项目部。
当他们的车行驶至东溪镇农建村附近时,发现路边的一户农家上空弥漫着浓烟,白色的烟雾透过老旧瓦片的缝隙不断升腾。
“是不是失火了,我们赶紧去看看!”其中一人说道。于是,他们立即靠边停车。下车后,发现周边村民正急急忙忙提着水桶往浓烟处跑。杜健三人没有丝毫犹豫,立马跟着老乡向浓烟处奔去,边跑边大声喊:“老乡,把水桶给我们,我们力气大,跑得快......”
现场浓烟滚滚,视线受阻,大家一时之间难以找到着火点。他们三人提着水桶冲进浓烟中,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大家的心都紧张得咚咚直跳。就在大家因找不到着火点一筹莫展之际,陆松嵩义无反顾地冲进了房屋后院烟雾最浓的地方。
“在这里,在这里,已经看到明火了,大家快拿水桶来!” 在浓烟中陆松嵩的呼喊显得格外急切。杜健、贺富杰和几个村民迅速提着水桶、端着水盆奔着声音而去,只见着火点黑烟翻腾,时不时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陆松嵩接过杜健递来的水桶,朝明火点浇去。
三人和村民一起,一次次往返于水源和火场之间,经过十几分钟的持续浇水,明火终于被暂时扑灭,但烟雾却越来越大,浓浓的黑烟呛的人喘不过气。由于着火点是一处院墙角落的板材,上方就是燃气管道,一旦火势复燃扩大,后果将不堪设想。
“老乡,你们离远点,别靠近,着火点离燃气管道很近,如果再次复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杜健一边提醒着周围群众,一边组织老乡找来长水管,在众人的通力协作下,水管成功接好。源源不断的水流冲刷着着火点,几分钟后,浓烟渐渐褪去,险情得以解除。
“等一哈,穿橙色衣服的娃儿,你们是那点儿的?太感谢你们了!如果没得你们帮忙,不晓得这个火要燃好大!”一位老乡叫住了正准备返回车里的三人。三人停住脚步,转身指着橙色工作服背后的“重庆地矿”四个大字大声说:“我们是搞地质调查的,举手之劳,不必言谢。”三人与村民们挥手告别后,驱车返回了项目部。
据了解,这次火灾事故因为抢救及时,仅造成了一处房屋受损,未造成人员伤亡。杜健、陆松嵩、贺富杰3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临危不惧英勇救火,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重庆地矿人的责任与担当,弘扬了社会正能量,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盛赞。
(文 杜健 杨靖)
主办: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春兰三路1号 邮编:401121 电话:63023899
网站标识码:5000000060
Copyright@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