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地矿局136 地质队传来喜讯:成功中标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水资源基础调查政府采购项目。作为重庆市地矿系统在西藏水资源基础地质调查领域的首个中标项目,这一成果既是重庆地矿系统主动服务国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其在 “走出去” 战略实施过程中斩获的又一突破性进展。
雪域高原上的红色堡垒
针对高原作业“高海拔、低含氧、强紫外线”的特殊环境,136地质队党委提前谋划,组建临时党支部,由党员技术骨干领衔“高原攻坚突击队”。支部将围绕野外作业安全、技术标准落地等核心任务,设立“党员责任岗”,以支部为核心,让党员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作业区亮身份、当先锋,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项目攻坚的实际效能。
解码“亚洲水塔”生态密码
昌都市地处“亚洲水塔”核心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但复杂的高原地质条件导致水资源底数不清。本次调查覆盖多个湖泊、大中型水库及坑塘,通过单波束声呐探深、无人机、无人艇+LiDAR组合测绘等技术,构建“水面面积-水深-水储存量”数学模型,形成集数据库、水质评价报告、生态专题图件于一体的精准成果。这些数据将为昌都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乡村振兴水利设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助力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重庆地矿品牌亮相高原
136地质队的技术方案将首次在青藏高原实现全流程应用。项目实施中积累的高海拔地区作业经验,将形成可复制的“重庆方案”,为全国地勘行业提供实践范本。同时,调查成果将纳入自治区级水资源数据库,深度融入全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让重庆地矿更多融入藏东经济发展工作。
从山城到高原的跨越
136 地质队积极践行“立足公益、支撑政府、服务社会” 的战略方针。此前,该队已在云南、贵州、新疆等地开展矿产资源调查等项目,本次进军西藏水资源基础地质调查,旨在构建“长江经济带—青藏高原”生态地质服务走廊。该队将以昌都项目为支点,建立与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系统的长效合作机制,储备高原地质调查技术人才,推动从区域型向全国型服务平台升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136地质队将以此次项目为契机,始终牢记“为国找矿、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以党建为引领、以技术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持续发挥地质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用专业与担当在雪域高原书写重庆地矿服务国家战略的新篇章。
主办: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春兰三路1号 邮编:401121 电话:63023899
网站标识码:5000000060
Copyright@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