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北半球白昼的顶点。重庆地表温度攀升,嘉陵江面泛起碎金,烈日炙烤着山城。然而,就在百米之下的地层深处,一股25℃的清凉正悄然流淌,这股沁人的清凉,源自山腹中的“地下空调房”——喀斯特溶洞。
地质蕴藏的千年密码
“山为骨,水为脉”的重庆,是岩溶地貌的天然展厅。2亿年前的三叠纪石灰岩层,遇水上演溶解与重生的轮回,夏至雷雨频发,正是“大地雕刻师”地下水最忙碌的时节。雨水裹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沿石灰岩裂隙下渗,慢慢溶蚀出更多地下通道。历经数万年悄然雕刻无数大小不一的喀斯特溶洞。
岩溶地貌的清凉馈赠
重庆广布的喀斯特地貌不仅塑造了光怪陆离的奇观,更蕴藏着源源不断大自然馈赠的清凉源泉。当地表在盛夏炙烤下突破40℃时,深藏于岩层中的溶洞却保持着约25℃的清凉,其奥秘在于:厚实的岩层如同巨大的隔热层,阻挡了地表热量的快速传导;同时,地下深处受大气温度波动的影响极小,温度主要来源于相对恒定的地热。因此,溶洞便成了重庆人天然的“地下空调房”。
星罗棋布的山城溶洞
武隆芙蓉洞(世界遗产)、丰都雪玉洞、渝北张关水溶洞(亚洲最长地下河)、南岸老龙洞……这些大自然的杰作,正是巴渝山水间恒温守护的清凉秘境!
洞外栀子花飘香,洞内水珠坠入暗河,夏至的重庆人一手端火锅,一手握探绳,在火与冰的碰撞中续写山与水的万年对话。
主办: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春兰三路1号 邮编:401121 电话:63023899
网站标识码:5000000060
Copyright@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