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地质队
您当前的位置是: 208地质队 > 工作动态
打造人才聚集高地我队多人入选第三批“缙云英才”支持计划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9日

 

日前,重庆市北碚区公布第三批“缙云英才”支持计划人选名单,重庆市地矿局208地质队张枝华、代辉、蒲磊和王平等4人入选。 

“缙云英才”是北碚区实施的人才吸引计划,旨在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通过拿出一大批优惠政策鼓励人才落户,支持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更好地激发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转化,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张枝华为208地质队副队长、总工程师,此次入选的是名家名师·卓越工程师领域优秀人才(共6人入选)。

张枝华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二十余年如一日奋战防灾减灾前线,先后参与武隆鸡尾山、巫溪广安村和巫山金鸡岭等重特大地灾应急调查、抢险救灾10余次,团队成功预警地灾20多起,避免人员伤亡3000余人,常年坚守巫山巫溪等全市地灾防治重点难点地区,参与主持巫峡箭穿洞、板壁岩等重特大地灾勘查设计数十项,在全市首次提出SRT技术解决高陡危岩勘查难题,率先推进库区岩体劣化研究,岸坡防控新技术在多省市形成示范效应,个人和团队发表论文30篇,取得授权专利20项,主编《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等专著3部,参与技术规范标准编制10余部,为竭力保障黄金水道地质安全和地灾防治创新做出突出贡献,个人累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地质学会金罗盘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荣誉。

 

代辉为208地质队地质遗迹院院长,川渝共建古生物重点实验室主任,此次入选的是优秀创新人才(共30人入选)。

代辉作为古生物化石研究综合团队负责人,研究命名6个新属种恐龙,解决演化关键问题;发现和建立我国新的恐龙动物群“重庆云阳恐龙动物群”,填补恐龙演化序列空白;成功申报重庆首个国家级化石产地,开创化石保护新局面;主编我国首个古生物类行业标准《古脊椎动物化石发掘与修复装架技术规程》,由自然资源部发布并全国实施,填补全国相关技术标准空白。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在国内核心及其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20篇,主著学术技术著作2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项,专利2项。为推动川渝古生物研究高水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蒲磊为208地质队遥感与监测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平为208地质队地灾防治二院副院长,2人此次入选的是高技能领军人才(共10人入选)。

蒲磊常年坚守地灾高易发区巫溪县地质灾害驻守工作。完成地灾应急处置500余处,预警重大灾险情22处,涉及群众5796人、财产约2亿元。驻守方法在全市得到推广,驻守事迹被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人民网、重庆日报、中国自然资源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获得《一种直立陡崖嵌入式快速复绿系统》等实用型发明专利9项,其中4项正运用于地质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先后获得重庆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地质学会金罗盘奖、“最美巴渝工匠提名奖”“川渝地质灾害调查劳动和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王平长期从事三峡库区核心技术工作,主持完成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巫山县巫峡板壁岩危岩带应急调(勘)查及设计、巫峡剪刀峰顺向岸坡调(勘)查、长江干流巫山县岩体劣化调(勘)查等10余个三峡库区重特大项目的勘查、设计项目,牵头完成渝涪高速、渝广高速、南方公司等多处高速集团应急抢险工程。带头完成《高陡峡谷岸坡变形破坏机理及预测预报研究—以长江三峡巫峡(重庆段)为例》《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长江干流水位变动带岸坡长期强度弱化规律及防护措施示范研究》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参编三峡库区危岩崩塌及岩体劣化调(勘)查技术规范2本;获得8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近年来,208地质队不断实现突破创新,先后打造形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川渝共建重庆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市科普基地和中国地质协会科普研学基地等多个科研科普平台。通过打造人才聚集高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不断强化人才聚集效应,涌现了一大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优秀人才。

 

 



主办: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春兰三路1号 邮编:401121 电话:63023899

网站标识码:5000000060

备案号:渝ICP备19009368号-1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0130号

Copyright@2020